垃圾分类带来的“小情绪”

●沈 瑾

随着上海“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新规”的到来,垃圾分类顿时成为当前最热点话题之一。新规就像一根火柴把大家近几个月暗藏着的那点小情绪吸拢,并点燃起来。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垃圾分类的事儿,但说了半天似乎也没得出个什么结论。看起来大伙儿也是借机倒倒各自的情绪垃圾!好,既然也是垃圾,我们今天也来给它们分分类,再看看它们又是来自哪里。

首先来聊聊“烦”。女人们说:家里空间本来就局促,还得多放几只桶(箱);男人们说:扔东西时竟还要搞清楚它是属于哪一类,扔的快感就被严重剥夺了;孩子们说:玩的时间都不够,还得把容器清洗干净;老人们说:分得这么细记不住,总不能为这点小事去烦孩子们吧……

就是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实实在在的小问题、小困扰,不时地给我们一点小烦躁,即便它会转瞬即逝。那么引发它的根源是什么呢?就是我们的不习惯,不适应。人天生就不太愿意离开自己已经熟悉的舒适区,因为它满足了我们最重要的安全感。

再来说说“恨”。当家中成员已做好分类,却看到室外明确标注投放类型的垃圾箱里杂乱无章;当我们的工作单位严格督办员工认真执行,仍看到分类过的垃圾被一股脑地投放到一起。看到这些,心中顿时升腾起一团火,愤恨一些市民素质之差,一些单位会做些表面文章。这里的“恨”又根源于什么呢?它来自我们人类的负面偏好。研究表明,人往往会更多地注意负面的信息和事物,在人群中分享负面信息,来强化这种体验。人们之所以关注负面信息,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产生了认同感,同时达到了情绪宣泄的需要。

最后再来谈谈“疑”。当我们想到向老人、农民工们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难度之大;当我们想到当前认真践行垃圾分类的人群之少;当我们看到政府、企业耗费大量的财力与精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,却仍是“雷声大,雨点小”,我们内心的这团“疑”终是挥之不去。“疑”源自什么?源于我们在这个原本信息就不对称的世界里,总试图着想控制周围的一切,希望尽快达成目标,因而欠缺了一份耐心的等待,也缺乏对政府的信任和理解。

扒拉完这些情绪,我们内心是否稍许舒坦些了呢。情绪就是这么怪,当我们看见它了,它自然就安静了,不再动不动就跑出来困扰我们。

大家都明白垃圾分类就是件当前要做,将来仍然需要持续做,同时对地球、对子孙后代永远受益的事儿。开心要做,不开心也要做,大家索性尝试满怀期待地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:在自个儿的家里为四类垃圾安置下去处;让我们在扔垃圾前停顿一秒钟,允许自己判断下;耐心劝劝家里的老人,及时夸夸正做着分类的孩子们;花一两分钟做个垃圾分类检测的小游戏,点开公众媒体关心下政府做了哪些事儿,再顺手点个赞,支个招儿,也许就能被采纳呢!

这些小事儿,不仅做起来容易,还能带给你一份好心情,不信就试试吧。